close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道 俄媒稱,俄羅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科瓦利丘克14日透露,俄中兩國物理學家有望攜手開發麵向未來的混合式核反應堆,利用熱核反應大幅提升普通核反應堆的能效。
  俄新社10月14日報道稱,科瓦利丘克在第三屆“開放式創新”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期間表示:“目前,我們已開始研發全新的東西,即試圖將核電站現有的熱反應堆與托克馬克裝置相結合,打造混合反應堆……這一項目向同行尤其是中方人員敞開大門。我們正在討論此事,它相當重要。”
  他指出,混合反應堆的研發是前瞻性的工作,能夠極大提升核能效,與此同時,熱核反應堆的研發耗時漫長,“我們擁有國家熱核反應研發計劃,俄聯邦原子能署為甲方,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承擔主要的工作”。
  目前,歐洲(與日本合作)、俄羅斯以及中國均在從事熱核電站項目的開發。在俄羅斯,除庫爾恰托夫研究所外,還有多列扎利能源科研設計所參與這項工作。(編譯/童師群)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大亞灣核電站核島全景。(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外媒:美科學家設計出低成本核聚變反應堆
  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道 外媒稱,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專家9日宣佈,他們已設計出經濟上可行的聚變反應堆,如果能夠予以大規模建設,其發電成本僅相當於煤炭發電廠。
  據拉美社10月9日報道,從理論上講,聚變能源是最有前途的能源,因為它不會釋放溫室氣體,其放射性廢棄物存在時間不長久,而且是一種幾乎無限量的能源供應。
  然而使用聚變能源的最大障礙是經濟成本,因為聚變能源的研究設計並不便宜,無法低於採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生產能源的成本,而威斯康星大學工程師的設計突破了這個障礙。
  美國專家表示,他們將於10月17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聚變能源大會上介紹這一研究成果。
  華盛頓大學航空航天專家托馬斯·賈博說,這項設計成本低廉,其聚變能源生產潛力大於當前任何其他能源生產方式。他解釋說,該設計依托當前技術,在一個封閉空間內創造磁場,以使高溫等離子體在其中保留足夠長時間,發生聚變燃燒。
  賈博說,反應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維持的,這意味著它可以持續加熱等離子體以維持熱核環境,所產生的熱量將加熱冷卻劑,用來帶動渦輪機旋轉產生電能,這個原理與普通核反應堆的運行原理相似。
  (2014-10-12 14:40:00)
  【延伸閱讀】外媒關註中國首拆核潛艇反應堆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道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7月22日發表題為《潛艇:中國的第一次》的報道稱,近日,中國加入了一個“精英俱樂部”,它首次公開了成功拆除一艘核潛艇核反應堆的畫面。目前,僅有美國、俄羅斯和法國做到了這一點,而英國正在制訂計劃,一經確定核反應堆和所有放射性物質的存儲地點,就會採取這一行動。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091型核潛艇(資料圖片)
  報道稱,一旦拆除核反應堆,核潛艇將變成無核動力潛艇。這一行動需要拆解核潛艇上的部分設備。隨後,這些放射性反應堆物質會被封存在一個堅固的防輻射容器內,然後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受到嚴密看守,通常是在一個受隔離且地質穩定的地方。
  報道稱,這艘最近被拆除核反應堆的中國潛艇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建造的。2013年年末,中國才首次讓國內媒體報道核潛艇的情況。報道主題是在42年的運行中,沒有一艘中國核潛艇發生過核反應堆泄漏事件。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有數千億美元的資金被用於研發和建造核動力潛艇。截至目前,全球大約建造了數百艘核潛艇,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的。核潛艇僅在一次戰爭被使用過(1982年英國的攻擊型核潛艇擊沉了一艘阿根廷的巡洋艦)。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開始撤銷大型核潛艇艦隊,其中包括報廢數十艘較為老舊的核潛艇,因為保留它們會帶來更多麻煩。隨著俄羅斯核潛艇部隊規模的減少,美國海軍的核潛艇部隊規模縮減。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國軍方近日公佈了從其退役的091型核潛艇上拆解核反應堆的畫面,圖中為新固化桶吊裝操作。(資料圖片)
  報道說,中國目前擁有約12艘現役核潛艇(8艘攻擊型核潛艇和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過去42年來,這些核潛艇的蹤跡一直不為人知。中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噪聲較大(容易被西方國家海軍的傳感器監測到)且性能不太可靠。因此,中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極少出海,這是其沒有發生核泄漏事件的原因之一。從根本上講,中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攻擊型核潛艇的加長版,而且從未參與作戰巡邏,僅是執行簡短的訓練任務。
  經過近10年的設計、修造和調整,中國的首艘核潛艇——“長征一號”091型核潛艇——於1974年編入海軍序列。作為攻擊型核潛艇,091型核潛艇體型較小(排水量為4100噸),可容納約75名艇員。該核潛艇配備有法國聲吶,以及大量其他外國電子設備。
  報道說,20世紀80年代,外界曾認為中國會報廢這一級別的核潛艇,但他們卻一直在修理和升級該型號潛艇。現在,091型核潛艇已完全過時,中國一共建造了5艘該型號潛艇,兩艘已退役,其中一艘退役潛艇將進入一家海軍博物館。
  (2014-07-24 07:14:58)
  【延伸閱讀】路透社:中國與西屋電氣商談購買核反應堆
  參考消息網4月22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或許最早於2015年簽約,向西屋電氣公司買進八個核反應堆。中國政府正在推進2011年福島核災變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民用核能擴張。
  據路透社網站4月21日報道,西屋電氣的中國區總經理高禮霆稱,中國主要的核能公司正在談判,推進購買公司第三代AP1000核反應堆。
  高禮霆稱:“當前我們八個新的核反應堆都處於各階段的談判中。”據介紹,西屋電氣的大股東是日本的東芝。
  報道稱,西屋電氣的八個新核反應堆將建在四個地點,包括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這兩個地方還有另外四座西屋電氣AP1000反應堆在建設之中。
  高禮霆表示,三門的首座核反應堆預計在2015年並網發電。
  他還稱,中核集團和中國廣核集團亦在談判,準備購買另外四個核反應堆,分別建在遼寧徐大堡和廣東陸豐。這些項目已得到中國政府批准。
  報道稱,中國當前在用20個核反應堆,還有28個在建。中國希望減少發電對高成本和污染環境的化石燃料的依賴。中核集團董事長孫勤最近接受採訪時稱,未來六年或許還會建設20個核反應堆。
  據報道,中國計划到2020年把核電裝機容量提高到5800萬千瓦。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的核電裝機容量是1569萬千瓦。
  (2014-04-22 11:36:54)
  【延伸閱讀】印報:印度擔憂中國再向巴出售兩座核反應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設計和建造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先進研究堆已於2010年5月13日16時58分實現首次臨界。據介紹,中國先進研究堆是面向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發展需要而研發的一座高性能、多用途、安全可靠的核反應堆裝置,並配套相關實驗終端。它的建成是中國核科學技術研究能力的重要標誌。這是中國先進研究堆外景。新華社發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道 印度媒體稱,中國擬再次向巴基斯坦出售兩座核反應堆,此舉引發印度的擔憂。在過去幾個月里,印度已通過政治渠道和核供應國集團,向中國提出抗議。
  《印度快報》網站10月15日報道指出,中國準備出售的是名為ACP1000的國產1100兆瓦核反應堆系列,該系列對北京而言,是一項重大技術進步。
  報道稱,該工程將在卡拉奇進行,耗資約96億美元。儘管從2012年開始,就有關於此工程的傳言,但在媒體報道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已經與巴基斯坦當局簽署一些初步商業協議之後,新德里的擔憂加劇。
  據可靠消息,在過去數月里,印度在高層官員會晤時向中國提出此事,甚至上升到政治層面,指出這項預期交易違背了中國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和核供應國集團成員的國際承諾。
  消息人士還說,印度向中方表示,中國與巴基斯坦核合作的任何進一步舉動都影響著印度的安全,因為伊斯蘭堡並未承諾將民用項目與軍事項目分開。
  報道指出,印度正在為該國總理辛格10月晚些時候訪華做準備,但北京對此事作出積極回應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消息人士說,中方的回應仍圍繞一點,即所有這些合作,都是在中巴核合作協議框架內進行的,而該協議是在中國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之前簽署的。
  報道稱,雖然這一立場在核供應國集團內部一直存在極大爭議,但中方仍成功履行了在傑什馬再建設兩座反應堆的承諾。為避免在核供應國集團內部引發爭議,中方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通報了這項交易,這一打破慣例的做法令所有成員國大吃一驚。
  報道指出,中國擴大與巴基斯坦核合作的關鍵問題在於,核供應國集團的原則是,供應國只能向除五個核大國之外的、全部核項目都處於IAEA監管之下的國家出售核燃料和核技術。該集團唯一批准的例外權利,是根據2008年的一項核協議,授予印度的。
  據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也要求,除五個核大國之外,所有成員必須確保其全部核項目處於IAEA監管之下。報道稱,中國一直以核供應國集團的一條排除條款為“擋箭牌”,該條款為那些在成員國加入該集團之前敲定的協議留有餘地。
  【相關新聞】
  印媒:中巴海軍聯合演習計劃令印度緊張
  印度一名政府高官表示,巴基斯坦海軍提議與中國舉行聯合海軍演習,包括兩國的特種部隊,此事受到印度軍方的密切追蹤。
  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0月9日報道,巴基斯坦向中國提議讓它們的海軍每年舉行軍演,第一次將於2014年在阿拉伯海舉行。這個提議正值中國擴展在印度海軍控制海域的海軍力量之際,因此在新德里引起了懷疑。
  一名海軍高官表示,這種發展會對印度產生“長期影響”,正在受到關註。他說:“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研究應對措施。”
  報道稱,巴基斯坦和中國海軍以前曾進行過聯合演習,但這是它們首次試圖建立制度化機制,加深兩國特種部隊之間的接觸。
  報道還說,中國明年將進行配備了“巨浪”-2導彈的新戰略導彈潛艇的首次海上巡邏,這顯示北京越來越渴望獲得海上霸權,提議中的軍演將與潛艇巡邏同時期進行。
  印度第一艘國產核動力潛艇“殲敵者”號配備了核彈頭,它也將於2014年開始警戒巡邏。它將完成印度從陸海空發射戰略武器三方面核能力的海上部分,這將讓它擁有持續的核打擊及回擊能力。新德里擔心中國海軍在印度洋區域密集部署,以核動力潛艇和區域封鎖能力(反艦彈道導彈)的形式打造遠洋能力。
  《印度斯坦時報》報道,根據一份機密國防部文件,越來越多的中國潛艇冒險進入印度洋地區——去年至少有22起懷疑屬於中國的攻擊潛艇在中國領海之外巡邏——這給印度安全利益造成了重大威脅。
  另一位印度海軍官員說:“中國海軍正在進行關鍵轉變,巴基斯坦希望從中獲益。”[
  【相關新聞】
  美刊:中巴空軍聯合訓練 時機“耐人尋味”
  美國媒體稱,中國和巴基斯坦空軍日前在新疆和田開始為期3周的代號為“雄鷹-II”的聯合訓練。這也是首次有外國空軍在中國領空參加此類訓練。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9月9日報道,此次聯合訓練將持續到9月22日,是中巴空軍的第二次聯合訓練,以後還將舉行一系列的此類訓練。兩國空軍2011年3月在巴基斯坦舉行了“雄鷹-I”聯合訓練。
  報道稱,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援引中國國防部的話,率先報道將舉行此次訓練。巴空軍沒有透露更多細節,比如參演的飛機以及此次訓練的規模、範圍和形式是否與2011年的訓練有變化。
  巴聯社在日前的一篇報道中說,巴空軍由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F-7PG戰鬥機,及“幻影”戰鬥機,已飛赴中國參加此次訓練。
  報道還說:“此次訓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空戰能力,致力於未來衝突中空中力量的使用。”
  報道稱,巴基斯坦的最新型戰鬥機是中巴聯合研製的JF-17“雷電”戰機。該機已經在巴空軍的兩個飛行中隊服役,但尚未在這種場合亮相。
  前空軍飛行員凱澤·圖費勒說,就巴空軍而言,從作戰角度講,對戰鬥機的選擇將限制此次訓練的規模。不過,人們無法忽視伴隨此類接觸而來的外交友好氛圍。
  報道指出,圖費勒曾前往中國西北部評估F-7MG戰機,巴空軍的F-7PG就源自該機型。他認為,把訓練地點選在和田對巴空軍的一些戰機將是挑戰。
  他說:“和田機場沒有攔阻裝置,而且機場海拔高達4500英尺(約合1371米),因此要求更長的滑跑距離,有時候甚至不得不中斷起飛。但F-7PG戰機沒有這類問題,可以在滑跑距離短得多的情況下起飛和停止。”
  巴基斯坦軍事聯合會的分析人士奧斯曼·沙比爾說,中國在2011年曾派遣一些殲-11戰鬥機飛赴巴基斯坦,與F-7PG和“幻影”戰鬥機共同訓練。
  報道稱,雖然他認為巴空軍的JF-17“雷電”戰鬥機無法參加2013年的訓練令人感到遺憾,但他說“對F-7PG的飛行員來說仍是一次非常有用的經歷”。多用途的“幻影”機組人員將發現此次訓練是“非常好的經歷”,他們參加訓練可能也有益於中國空軍。[詳細]
  (2013-10-16 08:05:00)  (原標題:俄媒:中俄或聯研新式核反應堆 可極大提升能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t77utqz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